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工耕之路】感受绿色奇迹,传承塞罕坝精神
来源: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编辑:邓秋雨审核: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时间:2024-07-18点击:

7月12日至13日,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赴承德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北省承德市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实践活动。本次实践让团队成员了解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运作机制,领略了塞罕坝建设从荒漠到绿洲的巨大环境变革,并从一代代塞罕坝人身上感悟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何为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


7月12日,团队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分场,采访林场护林员、调研参观林场苗圃生长情况以及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团队成员在塞罕坝林场第三分场的防火中心参观时,就日常工作、新时代十年来林场条件变化和对新一代护林员的寄语等对当地护林员进行了采访。护林员表示: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现今的水平离不开三代护林员的共同努力,林场的工作意义重大;新时代十年来诸如遥感等科学技术的引进,让林场工作条件得到质的提升;林业在新时代大有可为,欢迎广大青年投身林业工作,为塞罕坝的未来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听完护林员讲述自己和父辈两代的护林故事后,团队成员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农工2202班朱梓睿不禁感叹:“从上一代人徒步或骑马巡林到现在的监控系统与人力结合,我不仅看到了巡林工作的日益进步与完善,更看到了塞罕坝人始终坚守岗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更加敬佩这些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苗圃培育员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林场育苗的基本情况:团队在苗圃基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林场苗圃培育存在人工播种导致的长势与密度不均以及喷灌灌溉机构设置过饱和等情况。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与工学知识联系紧密,在与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后,认为未来林区与学院可以开展合作,采用精量播种等相关技术为林区实现现代化科学育苗深度赋能。


最后,团队来到营林场了解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情况。“新时代十年以来,随着塞罕坝地区环境的改善与监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了林场里。”营林场中心主任姜洋这样介绍到。梅花鹿(野外种群)、青头潜鸭、黑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现身林场大大振奋了林场的工作者,塞罕坝正在从昔日荒漠逐步变成鸟兽的天堂。


13日,团队成员来到塞罕坝总场参观纪念馆。“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的重要讲话。


展览馆内陈列着第一代护林人巡林时穿着的装备,几件棉大衣和几双旧皮靴在当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为护林员提供最基本的保障。1962年,这群来自不同省区的数百名热血青年用植树锹挖开贫瘠的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在来总场的沿途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林海时,我很难想象到那以前会是黄沙裸露的荒原。在馆内了解到第一代塞罕坝人当时艰苦的条件后,我再次被这绿色奇迹深深震撼到,也领悟到了几代护林人用青春谱写的伟大塞罕坝精神。”农工2203班王荣在参观时感慨道。


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造就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筑起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通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5万吨,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森林资源生态总价值超过153亿元。塞罕坝不仅为全世界人工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树立了典范,更向世界诠释了何为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


图片 | 王书怡、王荣

文字 | 陆政、朱梓睿

审核 | 李萌